鐵塔公司為何步履蹣跚?
發(fā)布時間:2015-04-21【通信產業(yè)網訊】(記者 林紫玉)鐵塔人正處在瘋狂的加班狀態(tài)。根據鐵塔官方數據,截至3月底,建成交付2.2萬個鐵塔,全國鐵塔及相關資產存量清查完成了90%。
這對一個全國只有8000人、一個地市只有幾個人的鐵塔公司來說,已經實屬不易。然而,目前的狀況已經暴露了鐵塔步履蹣跚的事實,僅就新建來說,距離三大運營商的新建需求就有近58萬個缺口,這可不是多雇幾個工程隊就能搞好的事兒。
從根本上來看,鐵塔受限于本身的運營基礎,兩件事是命門:一是收購存量資產,這個最重要,二是新建能力。鐵塔掛牌到現在,也確實是圍繞這兩件事玩命干的。
但是,先來看收購存量,按照計劃,8月完成鐵塔存量資產清查和接收,接收后折算成三家運營商股本,但要保持股份比例不變,所以鐵塔還會出錢購買土豪動相當一部分鐵塔資源。
雖說現在完成清查90%,但離真正收購還有一段距離,真正的狀態(tài)是:移動的進度是:做好材料等鐵塔過來清點;聯(lián)通是:反正我鑰匙都給你,進度取決于你自己的清點。最奇葩的反而是電信,之前一直喊要共享移動的,反而他們最慢~~
有地方鐵塔抱怨:只一個與原業(yè)主的租金關系轉移就要搞死人了……
從存量資產上看,鐵塔這個東西由于歷史原因,能夠完全理順的可能性基本接近于無,鐵塔資產良莠不齊,有效性也存在較大風險。
在鐵塔資源上,現在其實電信、聯(lián)通的差距并不明顯。所謂移動站址多,其實是由于移動的用戶多,需要更多基站去做小蜂窩,分流話務與數據。但電信、聯(lián)通無論是頻段還是用戶數,都暫時沒有那么迫切的要求。
這也是為何看上去對鐵塔有更迫切需求的電信聯(lián)通,反而在存量移交上沒那么積極的原因……
收購不順,鐵塔能不能靠新建立招牌?這其實又是另一大瓶頸,關鍵就是人見人煩的站址獲取。
鐵塔目前全國只有不到萬人隊伍,每個地市只有幾個人,在如今寸土寸金的時代,獲取一個站址可能就要耗盡這幾個人的力量。
普遍的場景是這樣的:某地市電信規(guī)劃了新建4G鐵塔需求60多個,然后鐵塔把手頭存量一翻,很痛苦地發(fā)現,能夠在現有站址上解決的最多只有40個,還有20個必須新建。而當地鐵塔只有能力啟動2個。
鐵塔很大的精力也放在這個上面。目前正在積極充實地市和縣公司,計劃擴充到2萬人,到6月底,區(qū)域經理、助理、駐縣業(yè)務經理全部正式到位。而在縣公司不設正式崗位,主要招收退休老干部,幫助選址。
鐵塔也幾乎是在全員找站址,發(fā)動一切力量,不惜下重金懸賞,這里插播一條免費廣告,如果你有資源,鐵塔歡迎你~~~
但是正在拼殺4G的三大運營商壓根不會等,自建仍舊是今年的主旋律,這樣,鐵塔的收入也會相應減少。
說到盈利,如果新建跟不上,存量就是鐵塔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主要收入來源。
據說鐵塔已經初步與三大運營商完成了商務定價,設定單站毛利在5%,在這么小的利潤空間里的回旋余地就是共享率了。
在新建鐵塔上,共享率已經能夠達到68.9%,但在存量鐵塔,尤其是城區(qū)站上的共享率完全不如想象中的那么大。一是城區(qū)站多平臺的可能性比較低,二是由于頻段與制式,網絡規(guī)劃有很大不同,如果電信聯(lián)通硬要掛,后期優(yōu)化就頭疼了。移動站間距是按300-500米做的,全掛上,就會形成多重覆蓋,少掛點,又會形成盲點。現在共享率高的,只能是農村基站,但這部分數量相對來說較少,目前電信聯(lián)通的注意力也不在這兒。
從市場的角度來說,即使鐵塔擁有大量存量資源,但隨著4G、5G的發(fā)展,高頻段的使用會越來越多,比如說現在對5G的研究,有一個共識,就是頻段的使用,要啟用3.5G\5G的高頻段,這樣未來的基站建設形式,將會是大量的微基站、超微基站、變形基站的形式為多。
放眼各大設備供應商,都在積極的推出諸如“敏捷基站”這樣的解決方案,利用墻面、電線桿等站址的小基站形態(tài)越來越多。
換句話說,鐵塔這種形態(tài),在基礎網絡建設中的作用正在衰減。雖然貴為資源壟斷型企業(yè),鐵塔也需要積極主動向廣電、專網拓展,選址和銷售將是鐵塔未來最重要的兩個部門。
鐵塔作用力的消退,除了技術原因,根本原因還在于目前電信市場的主要矛盾已經不是基礎網絡規(guī)模,網絡建設矛盾也不是站址,三個運營商的網絡都已經成型,更多制約運營商的,是運營成本空間。租金、電費是基站日常運營費用高占比項,站址獲取投入占比高峰已經過去。據說鐵塔有高層曾感嘆:鐵塔公司是晚成立了十年……
那么,鐵塔公司的未來,或是說政策設計的方向會是什么?
基礎設施的社會化,尤其是站址資源的社會化,從長遠上看,確實是好事,鐵塔公司或者說類似資源公司,從長遠來看,應該是會鼓勵社會化資本進入,出現大量區(qū)域化、專業(yè)化的資源公司。
今后運營商或其他類型的網絡運營商需要的站址資源,更多的是室內、墻邊、現有建筑物附屬設施等形式。這種站址資源,更加有利的,是物業(yè)開發(fā)商。而這種站址,是鐵塔公司自己的弱項。
從政策層面,應該未來會鼓勵多種形式的站址資源提供者。甚至將來會出現區(qū)域的專業(yè)化基站分包商,即他們提供從站址到天饋面的完全形式,運營商只需要接入信源即可運營。這種專業(yè)化分包商的出現,就會帶動另外一項產業(yè)政策的調整,即出現本地化的電信運營商。這樣也才能夠真正實現促進市場競爭的局面。
作為先行者,鐵塔計劃2017年上市、全員持股的夢想能否順利完成,也將關系到下一步政策的走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