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好“免責聲明”牌,防個人信息泄露
發(fā)布時間:2015-05-082013年斯諾登爆料美國NSA秘密執(zhí)行“棱鏡計劃”,將網絡信息隱私安全的話題帶到公眾面前。從那時起,網絡信息安全和個人隱私成為全球熱議焦點。去年底發(fā)生的12306用戶信息泄露事件,則給國人敲響了警鐘,一個不小心,個人信息就有可能遭到泄露。
眼下“互聯網+”大熱,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與網絡捆綁在了一起。以筆者所在的廣州為例,醫(yī)院掛號、出入境查詢、快撤理賠等都已經可以在網上完成,從這個月開始,本省車輛還可異地年審,“互聯網+”帶來的便利,滲透進生活的每一處角落。
互聯網改變生活,它給人們帶來的巨大便利,再怎么贊譽都不為過。可科技向來是把雙刃劍,危機也正在潛伏,其中最令人擔心的便是信息泄露。以往論及此問題,我們習慣將矛頭指向互聯網公司,畢竟此前發(fā)生的多起用戶信息泄露事件,都與公司信息安全技術不足、管理不善有關。
用戶信息泄露,固然該把板子打向互聯網公司,可作為當事人的我們,同樣難辭其咎。2013中國互聯網安全大會上,安全專家王清在現場演示程序,僅通過QQ號在1分鐘內便可查出一個人的真實姓名及社交圈,輕易挖走個人隱私。另一項調查也佐證了這一點,2014年獵豹免費WiFi對全國8萬個公共WiFi熱點進行的抽樣調查,有21%的公共熱點存在風險,其中絕大多數WiFi熱點加密方式不安全,包括黑客在內的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偵聽到該局域網內的數據通訊,如賬號、密碼、個人信息等。
那么問題來了,為什么我們的“大數據”會如此輕易地被盜取呢?一方面,糟糕的上網習慣,讓我們很輕易地交出個人信息:禁不住免費WiFi誘惑,隨意連接無線網;剎不住好奇心,隨意打開陌生人發(fā)送的鏈接或文件;扛不住廣告轟炸,隨意下載手機應用;抵擋不了小獎品、小禮品的吸引,隨意掃描二維碼……甚至于,銀行、郵箱、社交軟件等多個賬戶用同一密碼,個人信息很容易被“一鍋端”。另一方面,對不少網站給出的“免責聲明”,相信很少有人會仔細閱讀,視若無睹的直接后果是,何種情況下不適用隱私策略,當事人往往難以甄別,于是個人信息就這樣稀里糊涂地“交出去”了。
當然,稍微正規(guī)的網站在用戶注冊時,都會自動彈出“免責聲明”,但國內外網站提供的“保密”服務卻大相徑庭。一來,國外的網站往往會將“免責聲明”置于網站最顯眼位置,提醒用戶關注,反觀國內一些網站,“免責聲明”不僅位置尷尬,還往往用更暗淡的字體,生怕用戶看得太清楚,更往往自動替用戶選擇“我已閱讀安全須知”;二來,國外的網站會就“是否采納個人信息”征求用戶同意,并會詳細說明公司會“提供何種安全措施”,在這一點上,國內網站模糊得多。
保護個人信息安全,除了一再強調的政府加強管理和約束、法律嚴厲打擊盜取行為,還需網民提升安全意識,不能見個WiFi就用,也勿輕易默許網站的隱私聲明。當然,有關部門應督促網站進一步規(guī)范“免責聲明”,提升對互聯網公司的免責要求,打好“免責聲明”這張牌,或能為個人信息加上一把鎖。
下一篇:塊數據讓大數據實現從混沌到精準